37.第37章

多木木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2中文网 www.zw52.com,最快更新画堂春最新章节!

    未起宁没来得及再去见二老爷, 只能留下一封信,表明在寺里大家都挺好的,无病无忧, 每日都会虔诚的怀念上皇的恩德, 在墓鼓晨钟之下,身心都被涤清了。

    又说楚颜很关心家里的人, 刘氏和姐妹们都还好吗身体好吗没有累着吧现在外出采买不便, 如果需要香烛等物, 寺里有一些是可以给善信的,他这回出来带了一点,如果家中不够,他还可以再给家里送。

    二老爷收到信, 得知未起宁已经又回山上去了, 两叔侄没来得及说上话,就有些失落担忧。

    他把信拿回去给刘氏看,叹道“宁儿被大哥带在身边长进了不少, 已经会替家里操心了。”

    刘氏看到楚颜担心她和未茵未莲, 也很感动“她和大嫂在寺里只怕过得清苦, 还担心家里。不如你再去一趟,送些东西过去吧。那边吃喝,人手也不够, 都不如家里好啊。”

    刘氏这段时间确实是辛苦多了。

    未老太爷回来后,她要服侍的长辈突然多了一个, 还是不怎么熟的, 吃喝上有什么忌讳都不知道,一时手忙脚乱。

    本来还有楚氏和楚颜能帮忙,现在只有她自己, 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三更睡五更起,要不是还有未茵未莲可以帮着算算账,处理一些家务,她是真的干不下来。

    老太爷虽然回来了,但没跟老太太住一起。老太爷另住一个院子,说是要清修。

    老太太也没说什么,只让儿孙好生服侍照看。

    但刘氏和二老爷还是发现了老太太和老太爷之间应该是有点心结的但他们是小辈啊难道还能去管长辈之间的事吗劝都没立场啊

    二老爷要每日去老太爷那里,刘氏要去老太太那里,两人都很艰难。

    老太太是不好服侍,刘氏也已经习惯了。

    老太爷嫌弃二老爷,二老爷才是真的不习惯。可老太爷也没明说,就是不耐烦见他,总是赶他出去,让他不必常来。

    可是身为儿子,晨昏定省是必做的。再加上现在国孝,老太爷和未东来都回来了,未东来还不在,城中各家上门拜访,二老爷出去见人十有八九不是来拜访他的。

    二老爷只好见完客人再去禀报老太爷。

    老太爷一见他就暗暗叹气,一脸你怎么又来了你处理不了吗我这个老儿子真笨啊没办法,还得我来。

    二老爷视去见老太爷为畏途,可又不能不去,他自己的儿子还不到十岁,不能当人用,未起宁被未东来带走了,他没有可推的人,只能自己跑。

    现在二老爷站到老太爷那屋的台阶下等着进去都开始流汗了。

    小厮出来“二老爷,老太爷叫您进去。”掀帘子请他进。

    二老爷手拿名刺,深吸一口气,勇敢地走进去,进去后就矮了三寸,低头弯腰,只敢拿眼光四处瞄,找到老太爷在哪里了,再轻手轻脚地过去,站在一步远的地方,行礼,问好,说话,递名刺。

    老太爷看了二老爷一眼,也不骂他,怕他更害怕老太爷也挺委屈的他自认从未打骂过这个儿子,未起宁这个孙子第一次见他就敢明里暗里的设陷阱坑他了,这个亲儿子怎么就见亲爹像见大老虎呢

    老太爷接过来一看,想了想,喊书童过来铺纸磨墨。

    二老爷赶紧上前代劳,亲自铺纸磨墨。

    老太爷提笔写回信,写完给二老爷“封好后送出去吧。刘大人让人来过吗”

    二老爷一脸茫然“没有。该我们去拜访刘大人吧刘大人日理万机要儿子去备礼吗”

    老太爷目视此子,欲言又止,思来想去,罢休,叹气,摆手“行了,你出去吧。刘大人那里如果有人来,直接领进来见我。”想了想,不保险,再交待“如果来人是要见你大哥,不必报我,不必多说,直接送人家去见你大哥,不可拖延。”

    二老爷想问,又怕再挨骂,只好就这么出来,还是让人备了给刘大人的一份礼。

    但前后数日,不见刘大人的人上门。

    他只好趁着给老太爷问安的时候问要不要把礼送过去。

    老太爷“不用送。”说完看二老爷还是一脸不解,怕他自己送过去,又叮嘱一句“你不要多事。”

    本来没事,你这份礼送过去就有事了。刘大人送的人情,回头在官场上还回去就行,日常小礼是最没必要的东西。

    二老爷沮丧着脸回来了。

    刘氏见状都习惯了,实在是二老爷去见老太爷,回来后都是这副表情,不是沮丧就是迷茫,让她在心里也奇怪这对父子有什么说不开的,这么多年都这样。

    幸好二老爷会自己排解,去书房画几幅画,就自己好了。

    这几日,寺里送来的东西里夹着几张棋谱,一看就是楚颜和未起宁写的,楚颜的指名要给未茵和未莲玩,未起宁的就是送给二老爷的,请二老爷品赏指教。

    二老爷就高兴起来了,自己的摆谱玩,还跟刘氏对弈。刘氏也通棋,只是不好这个,坐下手谈一局的空闲也是有的。

    夫妻二人这几日的游戏就是这个了。

    刘氏见未茵和未莲玩的也是这几张棋谱,两个小姑娘一边下一边说“黑子必是颜儿颜儿好乱走子。这个就是大哥哥了,大哥哥的思路都被颜儿搅乱了。”

    未茵和未莲对刘氏说“寺里什么都没有,颜儿才只能下棋的,她棋力虽高过我二人,但是平时却更愿意出门玩。在寺里能有什么好玩的”

    刘氏“那我送你二人过去陪她吧在家里也没什么意思。”

    未茵和未莲想了想都摇头了,她们知道刘氏辛苦,如果她们也走了,刘氏就更没帮手了。

    刘氏安慰她们“快忙完了,也就这一阵。”

    未茵问“娘怎么知道的”

    刘氏“我不知道,你大舅母跟我说的,最快三个月,必有恩旨下来。”

    果然,三个月后,刘大人接到恩旨,普通小民不必再守国孝了,可以开市了。但婚丧嫁娶还是不行,市面上不许见红。

    刘大人赶紧让衙差去街上喊去,又在各坊市张榜挂告示,让人在告示前大声诵读。

    当天晚上,就有小商贩忍不住挑担买菜了,正撞上衙差巡街,拦住查问,见以前贴红纸的陶瓮罐子坛子,全都改用了白纸黑字。还有卖菜的,卖果子的,卖豆腐的,一一查问,收回来了一堆奇怪的东西。

    有卖西瓜的瓜瓤是红的,不行。

    有卖豆腐的腐乳是红的,不行。

    有卖李子的红的,不行。

    开始总有这样那样的小商贩被收了东西,后来大家都学会了。

    比如李子西瓜等,拿黄泥裹了卖当街没办法吃,只能拿回家洗去泥再吃,这就没事了。

    红腐乳不行,白腐乳就可以。

    还有各种重色的酱菜,一并都改了。

    婚嫁可停,丧事怎么办只好不吹打,锣用布包着,锁呐用布塞着,孝子贤孙们只能可劲哭,不然没动静。

    各个店铺如点心铺、医药馆、布坊,全都改红封为白封。

    金银铺,金子溶成锭,首饰改银,致使街面上银价上涨,民间藏金藏银一时成风。

    卖儿卖女的自然也多了。媒婆一开门,门口就跟蘑菇似的蹲着好几个人,一问全是卖儿卖女的。

    官牙那边就更热闹了。

    刘大人看了几日,叹气,对师爷道“明年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师爷安慰道“大人,这也不是您的过失。”

    刘大人知道别的事都可以解决,唯独现在的事无法解决。倒不如说,现在才是开始。明后年百姓卖儿卖女卖田的都会有,未、傅、袁等著姓大族就会更加庞大。等到明后年抽丁的时候,百姓已经抽不上来丁口了,他只能找未、傅、袁三家要丁才能补上这部分缺口。

    可是这些世族习惯了拿钱办事,到时只需要商量个数来,交上钱,就不必从自家的雇工奴隶中抽丁。

    刘大人不讨厌钱,可他也需要丁口啊。不然劳役要怎么派还有各种征发,都需要人手。可这些人进了世家的口袋,再想往外倒就难了。

    刘大人一边觉得未、傅、袁三家在钱上实在是很爽快,他与他们也相处得很好,一边也觉得这些世族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他把未、傅、袁各自在心中掂一掂,只觉得哪一家都不好办。

    未家未东来,傅家傅州道,袁家袁三子,全是正值壮年,日后至少还有几十年官好做,他哪一个都碰不起。

    师爷倒是知道刘大人的心事,无非就是找不到软柿子捏,就小声提议“傅家倒是听说堂兄弟之间不和”

    刘大人也觉得傅家的辫子很大,可以抓,可他不肯现在就说给师爷听,就摇头“再看一看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天使到了未家,然后未东来就下山接旨了。

    再听说傅州道从傅家接了个孩子走,听说是要过继。

    刘大人重重地叹了口气。,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